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该怎么走?
发布日期:2021-03-19 点击数:174
乡村振兴战略自实施以来,全国人民都在努力,农业方面,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农民方面,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农村方面,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的同时也壮大了农村人才。今天作为专业旅游规划公司带你了解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该怎么走?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全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全局和长远,意义重大。总的来讲,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础工程。中华民族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需要重点解决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而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乡村发展的滞后。所以,乡村实现了振兴,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也就有了坚固基础。具体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有五个方面。第一,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重大关系。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只要“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过大,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谐发展,要补齐短板,客观需要大力促进乡村振兴。第二,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比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更为重要的安全。一个人可以三日不花钱、可以三日不开车出门、可以三日不上网,但若一个人三日没有饭吃,就是大麻烦。所以,一个国家若三日无粮,必出大乱。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效率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撂荒严重,而进口粮食又逐年增加,粮食安全面临重大隐患,亟需现代农业振兴。第三,是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需要。经济增长有三大动力:出口、投资和消费。而乡村振兴,对这三个方面都有促进。首先,大国具有农业资源多样性的优势,若开发好比较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其次,通过大规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拉动投资;再次,全国一半左右的农民群体收入若提高了,必然会进一步大大刺激消费需求,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对消费需求的刺激效应更好。第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密切相关的。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又需要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因为没有乡村振兴,必然乡村生产力落后,乡村社会必然会趋向普遍贫穷,也就不可能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没有美丽乡村,必然没有美丽中国。
二、乡村振兴五大方面中的两个关键
实现乡村振兴,总的目标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其中,最关键是产业兴旺,这是基础。
比如,从当前我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看,通过调查可知,农村子女对老人尽孝的程度,总体与经济水平成正相关。对一个家庭而言,越是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家庭尊重老人的情况越好;越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家庭老人的受到孝敬的状况越差。对一个地区而言,越是发达的地区,对老人孝敬的情况总体越好;越是落后的地区,总体对老人的孝敬状况越差。为什么落后贫困的家庭孝文化会流于形式或衰落,主要还是产业不兴旺,农民收入低下。因为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将更多资源用于孩子,还是用于老人,是一个二难选择。若用于老人,孩子的待遇必然变差,比如孩子就可能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孩子身体可能发育不良,等等。但若用于孩子,则老人的待遇必然变差。但人类进化的本能,必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更多将资源投入到后代身上,因为这符合家族的长远利益。因为孩子是家族的未来,孩子发展有希望,家族未来发展就有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缺孝也就是一种必然。所以,一般人批判农村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孝文化衰落,需要一种客观全面视角,不应只是片面批判。孝文化背后是经济,孝文化衰落,背景更多是经济衰落,是经济衰落在文化上的一种折射,而非孝文化本身衰落。
另外,要实现产业兴旺,治理有效是主导,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三、产业如何兴旺
1.产业如何选择:
这里的产业兴旺,应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兴旺。对乡村振兴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是特别强调并明确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当然,这里我们也不排除一些个别或少数的村镇,可以以旅游业或加工业等产业为主导产业,但从全国范围来讲,应主要是指农业。因为若全国的村镇都以发展工业等非农产业为主,没有人种地,或只有极少数人种地,国家的粮食安全谁来保障?要实现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乡村产业兴旺,应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兴旺,这一点在认识上应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2.农业产业主要面临三个大问题
目前乡村农业产业主要面临“低、大、差”三大问题。所谓“低”,就是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所谓“大”,就是市场风险大的问题;所谓“差”,就是农产品品质不高的问题。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应重点立足这三大问题进行制度创新。
3.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
要重点推进“三化”建设:合作化、订单化、生态化。
如何解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应重点推进农村合作化建设。
如何解决市场风险大的问题,应重点推进订单化建设。
如何解决农产品品质差的问题,应重点推进生态化建设。
其中,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合作化的意义:(因为农业发展不合作导致问题更大)主要是,目前,农业小农经济特征成了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变量。一是会不断产生贫困人口。二是导致政策落实成本大。而推进合作化,不仅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农村合作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合作难度大,合作效率不高),为什么,其深层原因是: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人文精神中的机会主义浓重)。
所以,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化道路。如何走?一是必须要政府主导;二是合作形式应体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特点。
而资本密集型合作形式,比如家庭农场等形式不宜大规模在中国推行,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家均10地左右,若发展1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必然10家人需要9家人退出农业,而退出的人又需要城市和工业吸收,但我国的城市和工业发展是无法吸收这么多剩余人口的。
另外,目前的合作社模式也不理想。一是挂牌子寻租的居多;二是真正起带动作用的居少;三是规范的居少,不规范的居多;四是中间商的居多。
另外,发展塘约模式的不利因素是:一是农村能人带头人资源稀缺;二是大部分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化;三是股权分割导致利益分配引发的问题多;四是仍然无法有效消除市场风险问题。
四、乡村振兴需要唱好三部曲
第一部曲:整村
整村,主要是整合村庄,核心是实现集中居住,实现农民生活社区化。整村的好处有:一是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将来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化效应;三是可以大大降低农村社会的管理成本,有利于实现有效治理;四是可以释放更多土地;五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如何整村,一是小村并大村;二是散居的要集中居住;三是贫困地区要重点推进并村;四是一定要做好科学规划;五是要稳妥推进,不能急躁;六是政府要进行强力动员。
第二部曲:建场
建场,就是建设集体农场,核心是要实现农民生产的合作化。为什么要建设集体农场?因为中国的农村合作应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
其中,集体农场的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对应土地集体所有制,国家应实行两种户籍制度(此户籍制度不同于过去的户籍制度,主要是体现职业区别,无身份意义):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另外,应容许农民在两种户籍中自由选择,不应人为限制。但同时规定,凡选择城市户籍的农民,应自动丧失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权等。来自土地的收益(除属于国家的以外),应归属真正耕种土地的人,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另外,通过这样设置一个经济壁垒,也有利于防止农村人口到城市的盲目流动。
另外,集体农场的主要管理者,包括书记和场长,应为国家派出(具体应是上面选拔任命,但集体农场职工对不称职管理者有投票罢免权。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管理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统一),其工资由国家统一支付。农场其余人员工资根据农场效益核算发放。
以后,国家所有对农村和农业的补助,都统一归农场管理。
集体农场可根据需要,设幼儿园和小学,规模较大农场,也可考虑设中学。
集体农场职工来源:现有本村农民自愿加入,招募农业大学生加入,可分流乡镇部分干部带部分工资(部分工资根据农场效益发放)转入农场工作。
集体农场实行政社合一制度。村委会集体并入集体农场。同时,村委会集体变为集体农场监督组织。对集体农场领导班子享有监督权。
另外,集体农场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农场内部具体生产过程,也可以搞生产承包制(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但不能完全放任农户自由经营,一定要“统”与“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统”的作用,也要发挥好“分”的积极性。
如何建设集体农场,一是要科学论证,要请技术专家论证,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地等资源条件,选择最优的农场产业;二是要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三是基层组织要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部曲:改制
改制的核心是国家实现农业的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这里既要改变以往对农业完全计划管理的弊端,但也要防止市场对农业的伤害。要发挥好计划和市场两方面的优势,农业管理体制应实行半计划半市场体制。
所谓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就是国家先对农产品进行统一需求预测(国家肯定要比一家一户对农产品的需求预测更准确),然后在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各集体农场统一分配生产指标,同时,对生产指标以内的农产品,国家统一从集体农场收购,同时,国家对统一收购的农产品,按计划手段派销到城市各单位消费,同时,国家按计划价格从各单位收入或职工工资中扣除有关费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是通过国家建立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直接产品联系通道,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二是有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三是有利于降低城市居民的消费成本;四是有利于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五是有利于农产品的价格稳定。同时,国家在对农业加强计划管理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的优势,集体农场的部分产品,可进入市场流通,其收益,也归集体农场统一支配。
如何改好制,需要中央各部委各部门发挥好协调作用,需要城市的积极配合。
五、为什么农业要实行半计划半市场模式?
实现半计划管理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国家对农业的调控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包括农产品需求的预测等,都可以更准确,误差更小;二是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同于其它产品,具有较大稳定性,这为国家对农产品的计划调控提供了稳定需求基础。
实现半计划管理的必要性是:一是粮食安全是比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更重要的国家安全,要实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愿望,就必须要加大国家调控的力度。二是粮食产品是更多具有社会效益的产品,是更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产品,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国家加大管理力度也属应然。三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也证明,对农业经济加强计划调控,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但国家在对农业加大计划管理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好市场调节的作用,要调动市场的积极性。
六、对二元问题要有正确认识
实行半计划半市场管理模式,并通过大规模建设集体农场后,中国可能会形成事实上的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因为农场实行低工资,农场收入低)。对此,我们应对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有一个正确认识,这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现象,需要逐步消除,尤其对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而言(小国可以短期消除),消除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抽象的公平是不存在的,问题在于立足现实逐步改进。
乡村发展更重要要立足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功能。
七、乡村振兴愿景应实现三个和谐
乡村振兴后,最终应实现:一是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互生;二是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质量,实现乡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互助;三是进一步提升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质量,实现乡村和城市关系的和谐互养。
八、建议先在贫困(甘肃)地区试点推进
目前,要攻坚深度贫困,在事实上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是很难彻底脱贫的,即使脱贫一部分,也有可能重新返贫。尤其在大工业和大市场面前,有些农户甚至沦为底线生存者。这多年发生在农村的人间惨剧(诸如,甘肃杨改兰事件,陕西父亲杀孩子事件,山东徐玉玉事件和奶奶杀孙子事件等),本质都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有关。因为这种模式对农村弱势家庭极为不利。另外,目前的扶贫方式,总体是分散对分散,不仅扶贫成本大,而且扶贫效率也比较低,应改分散对分散为集中对集中方式。为此,在扶贫方面,应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如何发挥,建议国家在贫困地区先试点通过半市场半计划方式攻坚深度贫困。
九、实现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是关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振兴和数字振兴。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干部的业绩考核监督制度。要对乡村振兴中的各种腐败行为严惩不贷,决不能心慈手软。要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要造就一支真正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另外,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我国乡村问题,复杂多样,有许多难啃的骨头,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历史欠账,解决起来不能急躁。尤其面对一些深度贫困问题,更需要有一种稳健的工作基调。
另外,要充分发挥好智库的作用。一是在机构设置上,建议国家专门成立乡村振兴智库,或者在现有智库基础上,进行整合,就乡村振兴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在人员配备上,要优先考虑有丰富乡村生活阅历且道德水平高并对乡村有深入理论研究的学者;三是经费投入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为调研人员提供充足的调查研究经费。
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知识分子要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要真正成为国家的忠臣和民族的脊梁,要像晏阳初和梁漱溟那样,真正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可以联系我们规划师。要做家庭农场规划、康养旅游规划、田园综合体、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北京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24小时专家热线: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乡村旅游如何才能人气爆棚?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全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全局和长远,意义重大。总的来讲,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础工程。中华民族要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需要重点解决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而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乡村发展的滞后。所以,乡村实现了振兴,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也就有了坚固基础。具体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有五个方面。第一,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重大关系。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只要“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过大,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谐发展,要补齐短板,客观需要大力促进乡村振兴。第二,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比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更为重要的安全。一个人可以三日不花钱、可以三日不开车出门、可以三日不上网,但若一个人三日没有饭吃,就是大麻烦。所以,一个国家若三日无粮,必出大乱。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效率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撂荒严重,而进口粮食又逐年增加,粮食安全面临重大隐患,亟需现代农业振兴。第三,是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需要。经济增长有三大动力:出口、投资和消费。而乡村振兴,对这三个方面都有促进。首先,大国具有农业资源多样性的优势,若开发好比较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其次,通过大规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拉动投资;再次,全国一半左右的农民群体收入若提高了,必然会进一步大大刺激消费需求,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对消费需求的刺激效应更好。第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密切相关的。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又需要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因为没有乡村振兴,必然乡村生产力落后,乡村社会必然会趋向普遍贫穷,也就不可能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没有美丽乡村,必然没有美丽中国。
实现乡村振兴,总的目标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其中,最关键是产业兴旺,这是基础。
比如,从当前我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看,通过调查可知,农村子女对老人尽孝的程度,总体与经济水平成正相关。对一个家庭而言,越是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家庭尊重老人的情况越好;越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家庭老人的受到孝敬的状况越差。对一个地区而言,越是发达的地区,对老人孝敬的情况总体越好;越是落后的地区,总体对老人的孝敬状况越差。为什么落后贫困的家庭孝文化会流于形式或衰落,主要还是产业不兴旺,农民收入低下。因为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将更多资源用于孩子,还是用于老人,是一个二难选择。若用于老人,孩子的待遇必然变差,比如孩子就可能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孩子身体可能发育不良,等等。但若用于孩子,则老人的待遇必然变差。但人类进化的本能,必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更多将资源投入到后代身上,因为这符合家族的长远利益。因为孩子是家族的未来,孩子发展有希望,家族未来发展就有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缺孝也就是一种必然。所以,一般人批判农村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孝文化衰落,需要一种客观全面视角,不应只是片面批判。孝文化背后是经济,孝文化衰落,背景更多是经济衰落,是经济衰落在文化上的一种折射,而非孝文化本身衰落。
另外,要实现产业兴旺,治理有效是主导,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三、产业如何兴旺
1.产业如何选择:
这里的产业兴旺,应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兴旺。对乡村振兴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是特别强调并明确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当然,这里我们也不排除一些个别或少数的村镇,可以以旅游业或加工业等产业为主导产业,但从全国范围来讲,应主要是指农业。因为若全国的村镇都以发展工业等非农产业为主,没有人种地,或只有极少数人种地,国家的粮食安全谁来保障?要实现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乡村产业兴旺,应主要是指现代农业的兴旺,这一点在认识上应必须明确,不能含糊。
2.农业产业主要面临三个大问题
目前乡村农业产业主要面临“低、大、差”三大问题。所谓“低”,就是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所谓“大”,就是市场风险大的问题;所谓“差”,就是农产品品质不高的问题。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应重点立足这三大问题进行制度创新。
3.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
要重点推进“三化”建设:合作化、订单化、生态化。
如何解决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应重点推进农村合作化建设。
如何解决市场风险大的问题,应重点推进订单化建设。
如何解决农产品品质差的问题,应重点推进生态化建设。
其中,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合作化的意义:(因为农业发展不合作导致问题更大)主要是,目前,农业小农经济特征成了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变量。一是会不断产生贫困人口。二是导致政策落实成本大。而推进合作化,不仅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农村合作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合作难度大,合作效率不高),为什么,其深层原因是: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人文精神中的机会主义浓重)。
所以,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化道路。如何走?一是必须要政府主导;二是合作形式应体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特点。
而资本密集型合作形式,比如家庭农场等形式不宜大规模在中国推行,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家均10地左右,若发展1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必然10家人需要9家人退出农业,而退出的人又需要城市和工业吸收,但我国的城市和工业发展是无法吸收这么多剩余人口的。
另外,目前的合作社模式也不理想。一是挂牌子寻租的居多;二是真正起带动作用的居少;三是规范的居少,不规范的居多;四是中间商的居多。
另外,发展塘约模式的不利因素是:一是农村能人带头人资源稀缺;二是大部分村庄集体经济空壳化;三是股权分割导致利益分配引发的问题多;四是仍然无法有效消除市场风险问题。
四、乡村振兴需要唱好三部曲
第一部曲:整村
整村,主要是整合村庄,核心是实现集中居住,实现农民生活社区化。整村的好处有:一是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将来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化效应;三是可以大大降低农村社会的管理成本,有利于实现有效治理;四是可以释放更多土地;五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如何整村,一是小村并大村;二是散居的要集中居住;三是贫困地区要重点推进并村;四是一定要做好科学规划;五是要稳妥推进,不能急躁;六是政府要进行强力动员。
第二部曲:建场
建场,就是建设集体农场,核心是要实现农民生产的合作化。为什么要建设集体农场?因为中国的农村合作应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
其中,集体农场的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对应土地集体所有制,国家应实行两种户籍制度(此户籍制度不同于过去的户籍制度,主要是体现职业区别,无身份意义):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另外,应容许农民在两种户籍中自由选择,不应人为限制。但同时规定,凡选择城市户籍的农民,应自动丧失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权等。来自土地的收益(除属于国家的以外),应归属真正耕种土地的人,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另外,通过这样设置一个经济壁垒,也有利于防止农村人口到城市的盲目流动。
另外,集体农场的主要管理者,包括书记和场长,应为国家派出(具体应是上面选拔任命,但集体农场职工对不称职管理者有投票罢免权。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管理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统一),其工资由国家统一支付。农场其余人员工资根据农场效益核算发放。
以后,国家所有对农村和农业的补助,都统一归农场管理。
集体农场可根据需要,设幼儿园和小学,规模较大农场,也可考虑设中学。
集体农场职工来源:现有本村农民自愿加入,招募农业大学生加入,可分流乡镇部分干部带部分工资(部分工资根据农场效益发放)转入农场工作。
集体农场实行政社合一制度。村委会集体并入集体农场。同时,村委会集体变为集体农场监督组织。对集体农场领导班子享有监督权。
另外,集体农场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农场内部具体生产过程,也可以搞生产承包制(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但不能完全放任农户自由经营,一定要“统”与“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统”的作用,也要发挥好“分”的积极性。
如何建设集体农场,一是要科学论证,要请技术专家论证,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地等资源条件,选择最优的农场产业;二是要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三是基层组织要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部曲:改制
改制的核心是国家实现农业的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这里既要改变以往对农业完全计划管理的弊端,但也要防止市场对农业的伤害。要发挥好计划和市场两方面的优势,农业管理体制应实行半计划半市场体制。
所谓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就是国家先对农产品进行统一需求预测(国家肯定要比一家一户对农产品的需求预测更准确),然后在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各集体农场统一分配生产指标,同时,对生产指标以内的农产品,国家统一从集体农场收购,同时,国家对统一收购的农产品,按计划手段派销到城市各单位消费,同时,国家按计划价格从各单位收入或职工工资中扣除有关费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是通过国家建立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直接产品联系通道,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二是有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三是有利于降低城市居民的消费成本;四是有利于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五是有利于农产品的价格稳定。同时,国家在对农业加强计划管理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的优势,集体农场的部分产品,可进入市场流通,其收益,也归集体农场统一支配。
如何改好制,需要中央各部委各部门发挥好协调作用,需要城市的积极配合。
五、为什么农业要实行半计划半市场模式?
实现半计划管理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国家对农业的调控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包括农产品需求的预测等,都可以更准确,误差更小;二是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同于其它产品,具有较大稳定性,这为国家对农产品的计划调控提供了稳定需求基础。
实现半计划管理的必要性是:一是粮食安全是比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更重要的国家安全,要实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愿望,就必须要加大国家调控的力度。二是粮食产品是更多具有社会效益的产品,是更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产品,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国家加大管理力度也属应然。三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也证明,对农业经济加强计划调控,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但国家在对农业加大计划管理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好市场调节的作用,要调动市场的积极性。
实行半计划半市场管理模式,并通过大规模建设集体农场后,中国可能会形成事实上的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因为农场实行低工资,农场收入低)。对此,我们应对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有一个正确认识,这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现象,需要逐步消除,尤其对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而言(小国可以短期消除),消除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抽象的公平是不存在的,问题在于立足现实逐步改进。
乡村发展更重要要立足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功能。
七、乡村振兴愿景应实现三个和谐
乡村振兴后,最终应实现:一是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互生;二是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质量,实现乡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互助;三是进一步提升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质量,实现乡村和城市关系的和谐互养。
八、建议先在贫困(甘肃)地区试点推进
目前,要攻坚深度贫困,在事实上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是很难彻底脱贫的,即使脱贫一部分,也有可能重新返贫。尤其在大工业和大市场面前,有些农户甚至沦为底线生存者。这多年发生在农村的人间惨剧(诸如,甘肃杨改兰事件,陕西父亲杀孩子事件,山东徐玉玉事件和奶奶杀孙子事件等),本质都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有关。因为这种模式对农村弱势家庭极为不利。另外,目前的扶贫方式,总体是分散对分散,不仅扶贫成本大,而且扶贫效率也比较低,应改分散对分散为集中对集中方式。为此,在扶贫方面,应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如何发挥,建议国家在贫困地区先试点通过半市场半计划方式攻坚深度贫困。
九、实现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是关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振兴和数字振兴。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干部的业绩考核监督制度。要对乡村振兴中的各种腐败行为严惩不贷,决不能心慈手软。要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要造就一支真正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另外,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我国乡村问题,复杂多样,有许多难啃的骨头,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历史欠账,解决起来不能急躁。尤其面对一些深度贫困问题,更需要有一种稳健的工作基调。
另外,要充分发挥好智库的作用。一是在机构设置上,建议国家专门成立乡村振兴智库,或者在现有智库基础上,进行整合,就乡村振兴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在人员配备上,要优先考虑有丰富乡村生活阅历且道德水平高并对乡村有深入理论研究的学者;三是经费投入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为调研人员提供充足的调查研究经费。
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知识分子要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要真正成为国家的忠臣和民族的脊梁,要像晏阳初和梁漱溟那样,真正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可以联系我们规划师。要做家庭农场规划、康养旅游规划、田园综合体、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北京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24小时专家热线: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乡村旅游如何才能人气爆棚?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