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困境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1-03-03 点击数:24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为总要求。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党中央将乡村振兴划分为三个时期:制度政策形成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期和乡村全面振兴期。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良好开局,农村有了新面貌,农业有了新发展,农民有了新收入,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乡村在振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人、地、钱”等瓶颈制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破解。
困境1:人才困境
振兴谁来干?是基层地方政府、专业化人才还是广大农民?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有着关键性的地位,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农村留守人员呈现年龄大、数量少等问题,农忙时期人手不够、现代农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要做好“带头人”角色。部分基层党组织人员的教育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弱且后备队伍不优,优秀基层干部人员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乡村组织力的提升。
新时代的农村需要更多专业优秀人才,产业兴旺的实现需要大量农村管理人才、农业科技支撑人才、电商人才,生态宜居的实现需要环境治理人才,乡风文明的实现需要文化传播人才,乡村治理高效的实现需要乡村治理能手,农民生活富裕的实现需要一批优秀的医疗、教育人才。
因此,乡村振兴各环节都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各方面都需要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困境2:土地困境
土地怎么改?怎么改革土地制度才合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分配不合理且利用低效、征地拆迁等社会纠纷屡屡发生,是众多乡村在振兴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农村的发展根本在于土地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变了我国落后的农业发展,乡村的振兴同样离不开土地这一基本要素的完善。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导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范围过宽,农村集体土地被过度改为经营性用地,违背了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图。有学者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应该直接入市交易, 农村集体土地资产难以有效盘活, 很难给集体带来收益。
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应该流转,学者们争议多年,支持流转的学者认为宅基地作为农民的财产,可以成为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反对流转的学者认为宅基地的功能应该仅限于居住,如果单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允许宅基地自由流转会引发城市圈地运动,导致过度的低质量城市化,这对农村未来发展不利。因此,如何把握好宅基地流转的“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困境3:资金困境
钱从哪里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美丽乡村,我们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吗?应该如何引导更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支农资金。农村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和城乡金融结构失衡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信贷支农资金数量投入同样低,传统农业、农村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盈利较低,借贷风险较大,农业保险落后,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进村”,更倾向于向城市企业发放贷款。
有学者指出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忽视和农村信用社的垄断,竞争力的不足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低效性。农户信息障碍、成本障碍、制度保障不完善等成为金融机构不愿向乡村投资的重要原因,农户信贷配给较严重,诸多农户依旧无法通过正规信贷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且地方政府的过多干涉,农村缺乏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现行利率的不适用性都是乡村银行在我国发展困难、乡村面临资金困境的重要原因。
困境4:文化困境
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如何培养优秀的乡村文化?没有了乡村文化,乡村就如同失去灵魂一般,实际上也就没有了真正的乡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离乡”,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基础被破坏。我国现存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不断被埋没、把传统村落保护等同于文化性建筑保护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培养面临的挑战。
文化自信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乡村的最大缺失,有的人盲目崇拜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不再认同乡村生活方式,导致原有的乡村价值观缺失。
另外乡村文化振兴还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乡村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式微,二是乡村公共文化短缺,三是乡土文化被边缘化,四是宗教文化在农村影响力扩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可以联系我们规划师。要做家庭农场规划、康养旅游规划、田园综合体、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北京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24小时专家热线: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我国的汽车营地该怎么做规划?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党中央将乡村振兴划分为三个时期:制度政策形成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期和乡村全面振兴期。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良好开局,农村有了新面貌,农业有了新发展,农民有了新收入,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乡村在振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人、地、钱”等瓶颈制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破解。
困境1:人才困境
农村留守人员呈现年龄大、数量少等问题,农忙时期人手不够、现代农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要做好“带头人”角色。部分基层党组织人员的教育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弱且后备队伍不优,优秀基层干部人员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乡村组织力的提升。
新时代的农村需要更多专业优秀人才,产业兴旺的实现需要大量农村管理人才、农业科技支撑人才、电商人才,生态宜居的实现需要环境治理人才,乡风文明的实现需要文化传播人才,乡村治理高效的实现需要乡村治理能手,农民生活富裕的实现需要一批优秀的医疗、教育人才。
因此,乡村振兴各环节都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各方面都需要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困境2:土地困境
土地怎么改?怎么改革土地制度才合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分配不合理且利用低效、征地拆迁等社会纠纷屡屡发生,是众多乡村在振兴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农村的发展根本在于土地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变了我国落后的农业发展,乡村的振兴同样离不开土地这一基本要素的完善。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导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范围过宽,农村集体土地被过度改为经营性用地,违背了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图。有学者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应该直接入市交易, 农村集体土地资产难以有效盘活, 很难给集体带来收益。
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应该流转,学者们争议多年,支持流转的学者认为宅基地作为农民的财产,可以成为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反对流转的学者认为宅基地的功能应该仅限于居住,如果单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允许宅基地自由流转会引发城市圈地运动,导致过度的低质量城市化,这对农村未来发展不利。因此,如何把握好宅基地流转的“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困境3:资金困境
钱从哪里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美丽乡村,我们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吗?应该如何引导更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支农资金。农村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和城乡金融结构失衡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信贷支农资金数量投入同样低,传统农业、农村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盈利较低,借贷风险较大,农业保险落后,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进村”,更倾向于向城市企业发放贷款。
有学者指出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忽视和农村信用社的垄断,竞争力的不足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低效性。农户信息障碍、成本障碍、制度保障不完善等成为金融机构不愿向乡村投资的重要原因,农户信贷配给较严重,诸多农户依旧无法通过正规信贷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困境4:文化困境
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如何培养优秀的乡村文化?没有了乡村文化,乡村就如同失去灵魂一般,实际上也就没有了真正的乡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离乡”,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基础被破坏。我国现存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不断被埋没、把传统村落保护等同于文化性建筑保护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培养面临的挑战。
文化自信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乡村的最大缺失,有的人盲目崇拜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不再认同乡村生活方式,导致原有的乡村价值观缺失。
另外乡村文化振兴还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乡村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式微,二是乡村公共文化短缺,三是乡土文化被边缘化,四是宗教文化在农村影响力扩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可以联系我们规划师。要做家庭农场规划、康养旅游规划、田园综合体、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北京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24小时专家热线: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上一篇:我国的汽车营地该怎么做规划?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