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低走?4年之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终没能幸免

发布日期:2020-03-18 点击数:220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曾今红极一时,4年的时光里,逐渐暗淡,可见任何事物都会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也是由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一些旅游项目在全省并非独一无二,同质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自身运营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最终也没能幸免。下面让专业旅游规划公司来带大家了解一下,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从生到死”的过程,大家可以积累经验教训。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高开低走

作为曾经的重点建设项目,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开业当天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另据媒体报道称,在开业之初景区内一些店铺单天营业额就能超过万元,再加上其作为当时唯一依托于“白鹿原”IP而衍生出的景区以及距离市区不远等先决条件,似乎让我们已经找到袁家村后,一个更具可复制经验的景区运营模板。
但好景不长,在短暂的火爆之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游客量逐年锐减,在去年9月开始“提升改造、暂停营业”,到了今年的3月7日,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发布公告称,3月12日起对该项目实施拆除,这个曾经饱受人们期待的项目,正式画上句号。

开发之初,投资方负责人安可全曾表示,发起民俗文化村的初衷是“白鹿原神秘而厚重,我们不想将它的历史文化镶在框里、挂在墙上,而是让人们不仅看得见,还摸得着、感受得到。”

初衷虽好,但当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化”真正落地的时候,却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自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开放以来,即便不断在景区内加入“白鹿原”元素,甚至将公共厕所的门牌也加上“小娥”“黑娃”的标识,但实质上景区提供的服务大都还在依靠以关中小吃为代表的餐饮,与开业之初的远大规划相距甚远,这样的模式,基本可以看作是挂着“白鹿原”的外衣,做着袁家村的买卖。
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根据初期规划,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要“立足白鹿原本土文化IP、打造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模仿袁家村模式经营”,为何后来却成了被游客百般诟病的“小吃街”?

“说是民俗文化村,却没有民俗感觉,就是小吃一条街,辣子蒜羊血,油泼面、油糕这些东西陕西到处都是,何必来这里吃?”

“一碗素面要50块钱,太贵了吧!”

“景区里既没有像华山那样奇绝的自然资源,也没有像兵马俑一样的文化遗址,不太吸引人。”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没能解决游客的痛点问题,游客的吐槽却戳中了它的痛点:文化挖掘不深,模仿不到位,同质化、商业化严重……

只是,这些现象仅是“果”,经营管理与市场需求没有有效对接才是“因”。

一位曾参与过目的知情人透露,项目原本做得还是不错的。“最近看了很多报道,项目被批得很惨,但我认为很多信息是不准确的。事实上,从前期规划、中期建设来说,它是完全可以成功的,但是从后期管理来说,它又必然失败。”这也许是比较中肯的评价了吧!所以说,不要认为规划好一个旅游景点,就无所事事了,这个仅仅是开始而已,一个旅游景点起始于规划策划,后期还得需要一套完整的切合市场的运营管理体制,否则难以立足!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http://www.cnldlh.com/,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一篇: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旅游规划失败?原因在这里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

  • 福建德化搞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这么做才有特色
  • 如皋用红色力量打造乡村振兴“高颜值”
  • 文旅项目规划最终失败了,原因在这
  • 乡村文旅融合的策略建议
  • 特色小镇规划要满足这7点
  • 大农业对乡村振兴有什么影响?
  • 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靠什么支撑?
  •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着重这几点
  • 旅游规划中动线设计的4条建议
  • 乡村振兴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 都江堰:田园综合体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 对乡村振兴战略新的认识
  • 【可盈利】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模式有哪些?
  • 乡村振兴中怎么发展乡村产业?
  • 特色小镇建设这5点一定要重视
  • 乡村振兴还有多大潜力?
  •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怎么才能更好地盈利?
  • 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怎么更好地理解?
  • 3方面做好特色小镇规划
  • 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设施升级的好处?
  • 冰雪主题乐园景观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的“着重点”是什么?
  • 乡村旅游规划_5方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 怎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 文旅融合下的IP场景设计要素
  • 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有这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 休闲农庄规划之消费趋势引导
  • 乡村振兴误区之一“样板化”
  • 为什么台湾休闲农业会成功?
  •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