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的九大要点
发布日期:2019-06-18 点击数:256
目前,全国各地有关特色小镇的概念基本得到统一。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生态、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 而下面北京绿道联合跟大家分享一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九大要点:
一、 产业布局题
1.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
从县域层面统筹安排产业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引导布局适度集聚;
有条件发展产业的镇要预留发展空间和用地指标,避免来了企业无地可用。
2.提高工业用地建设强度
不宜将工业园区作为小城镇现代化标志进行打造;
设定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下限,绿地率不宜超过10%,产业集中地区内
部道路红线宽度不宜超过15米;
整理闲置企业用地,适度引导企业集中。
二 、乡村田园环境
1. 保护山水田园,修复生态环境
保护山水格局,城镇建设与环境统一;预留视线通廊,做到显山露水。
2.全域协调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提出镇域乡村建筑风格、色彩与形式的管控要求,保护乡村传统格局与历史空间,促进镇域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通过对乡村的农房、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山水秀美、设施完善、生活便捷的美丽乡村。
三、 整体格局
1.顺应山水,契合地貌
①水网地区小城镇:
水网地区的城镇,应顺应原有水系形态进行布局、营造多样滨水公共活动空间,避免城镇建设强行对河流水系截弯取直、填河围湖。
②山地、丘陵地区城镇:
山地、丘陵地区的城镇,应顺应地势,建筑随地形条件布置,避免城镇建设削山平地、破坏地形起伏。
③平原地区小城镇:
宜采取相对集中布局方式,避免侵占耕地;
保留镇区内部林地、池塘等自然资源,建设为公共开敞空间。通过防护林带或生态廊道的建设,将外围农田等自然要素引入镇区内部,构筑平原地区小城镇特色的风貌。
2.用地混合、新旧区协调
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适度混合,推进产镇融合发展。避免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割裂小城镇生产、生活空间。
镇区规划建设应延续原有的格局和肌理,协调好新老镇区的布局关系和风貌特征,避免新老区各自为政。
3.路网格局合理
①顺应地形,延续肌理
滨水地区的路网要顺应河流走向,随水岸线布局。
山地、丘陵地区路网要顺应等高线布局,人行步道可采取垂直等高线布局方式。
②提高路网密度,增加支路和巷路
小城镇居民绿色出行特征明显,日常出行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为主,步行出行比例达50%,对支路和巷路需求高,需增加路网密度,小城镇的道路网密度不宜低于12km/km2(不含巷路),道路间距以100-150米为宜。
四、 建设强度与街坊形态
1.控制建设高度与强度
编制科学的详细规划,重视规划管理,控制建设高度与强度。
2.推行开放式街坊住区
①住区不宜设置封闭围墙,实现破墙透绿、设施共享,增强小城镇的活力和亲切感。
②街坊内部以巷路相连,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打造,增加居民交流交往。
3.建设小尺度街坊住区
小城镇应以小尺度的街坊住区为宜,以100-150米的道路网间距划分街坊住区。
五 、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
1.商业有序布局
①商业布局因类制宜
商业街(包含底商)——以服务小城镇生活或旅游功能为主,应结合生活性道路布局。
集贸市场——应在镇区边缘单独设立,临近对外交通和镇区生活性道路。
区域商贸中心——应结合对外交通性道路布局,与生活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②管控商业店铺,防止无序蔓延
根据小城镇区位、性质、规模、空间形态等,统筹布局商业用地,适度控制规模。
鼓励有条件的重点镇、特色小镇建设综合服务体。
③引导底商业态
保护传统商业业态。除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外,商业业态还应与娱乐消遣、地域特色体验、旅游等活动相结合,构建独具地域特色的业态形式。
在居住区集中的区域,限制底商经营具有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商业类别。
2.公共服务设施充实完善、集约高效
①营造20分钟生活圈。
要充分尊重居民出行习惯,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
②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配置。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③集中设置行政办公、文化健身等设施,充实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
④鼓励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混合。
六 、道路与交通设施
1.打通断头路,过境公路宜改线
①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的路网,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②控制小城镇用地沿过境道路布局,有条件的镇应将穿镇公路改线至镇区路网的边缘。
2.街道尺度适宜
①优化道路断面设计,道路宽度要适宜,两侧建筑要合理退线。
②生活型道路高宽比以1:2左右为宜,不宜低于1:4;传统街区的街巷高宽比则更大。
3.完善设施建设
①实现路面的硬化平整,完善信号灯、路灯等设施,结合街道空间设计停车位。
②通过道路绿化、街道家具等进行各类交通行为的分隔,设置小广场、休闲长廊、茶座等供居民使用。
七 、绿地和开敞空间
1.各类绿地灵活布局,方便可达
①因地制宜安排不同尺度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
②绿地服务半径宜为150-300米,确保居民步行5分钟能够到达;
③结合宅前、道旁、树下、桥边、街头巷尾等空间布局小片绿地。
2.公园广场尺度适宜,多元利用
①提倡建设节约型绿地,规划建设尺度适宜的公园广场,严格控制大草坪、大广场、水景喷泉等形象工程;
②鼓励建设满足居民休闲、交流、健身、举办活动、科普等多元需求的复合功能型绿地广场空间,通过布置儿童游乐、健身、座椅看台等设施丰富各类绿地广场功能。
3.乡土特色,生态建设
①本土植被——优选乡土植物或经引种驯化后适应当地气候、长势良好的外来植被,营造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②就地取材——在景观小品、铺装、设施等设计和建造上尽量就地取材,彰显地域特色。
③生态建设——广场及绿地中宜减少硬质铺装面积,选用透水材料,灵活设置集水绿地、蓄水池、生态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鼓励采用生态驳岸设计打造河岸系统,避免完全渠化的工程驳岸设计。
八 、镇容镇貌
1.建筑风貌引导
①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对传统风貌建筑应遵循保护原则,进行风貌整治不得改变原有建筑风貌。
通过改水、改电、改厨、改厕等方式,实现对现有传统建筑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度,提升公共建筑利用效率。
鼓励"以用促保",采用多种形式利用传统风貌建筑,对传统风貌区加强保护与利用。
②新建建筑体现传承与创新的协调统一
鼓励引入高水平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建筑形式,延续传统风貌,满足现代使用需求。
精心设计建筑细部,屋顶、门窗、腰线、地脚线、墙角等细节应体现本土建筑特色与风貌。
色彩提取当地的标志性色彩。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选用本土材料,适当运用现代建造技艺,建设新建筑。
2.街道空间整治
①沿街立面整治
通过对沿街建筑的高度、面宽、色彩、材料、开窗方式、细节装饰等方面的控制,塑造连续、和谐的街道空间。
应对第五立面(屋顶)进行管控,达到形式相近,风格统一。
②街道环境整治
店铺牌匾应与建筑协调。
规范店前空间使用,禁止占用店前空间经营。
九、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1.传统风貌的保护
①建议在传统建筑集中的区域划定传统风貌区,在建筑色彩、体量、材质等方面进行整体建设指引。
②对体现城镇文化、展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登记挂牌,予以重点保护。
③严格划定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应与文保建筑相谐调,其建筑高度不得高于文保建筑。
2.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①做好传统手工艺 、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摸底工作,形成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通过展览、展示、比赛、交流等形式,营造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③推动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3.文化场所的营造
结合绿地广场建设特色空间,为地方特色文化提供展示与传承的空间场所。依托文物古迹、特色商业、传统民居、古桥庙阁等历史空间开拓绿地广场空间,打造居民文化生活的核心节点。
上一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创新?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1.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
从县域层面统筹安排产业用地指标和空间布局,引导布局适度集聚;
有条件发展产业的镇要预留发展空间和用地指标,避免来了企业无地可用。
2.提高工业用地建设强度
不宜将工业园区作为小城镇现代化标志进行打造;
设定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下限,绿地率不宜超过10%,产业集中地区内
部道路红线宽度不宜超过15米;
整理闲置企业用地,适度引导企业集中。
1. 保护山水田园,修复生态环境
保护山水格局,城镇建设与环境统一;预留视线通廊,做到显山露水。
2.全域协调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提出镇域乡村建筑风格、色彩与形式的管控要求,保护乡村传统格局与历史空间,促进镇域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通过对乡村的农房、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山水秀美、设施完善、生活便捷的美丽乡村。
三、 整体格局
1.顺应山水,契合地貌
①水网地区小城镇:
水网地区的城镇,应顺应原有水系形态进行布局、营造多样滨水公共活动空间,避免城镇建设强行对河流水系截弯取直、填河围湖。
②山地、丘陵地区城镇:
山地、丘陵地区的城镇,应顺应地势,建筑随地形条件布置,避免城镇建设削山平地、破坏地形起伏。
③平原地区小城镇:
宜采取相对集中布局方式,避免侵占耕地;
保留镇区内部林地、池塘等自然资源,建设为公共开敞空间。通过防护林带或生态廊道的建设,将外围农田等自然要素引入镇区内部,构筑平原地区小城镇特色的风貌。
2.用地混合、新旧区协调
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适度混合,推进产镇融合发展。避免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割裂小城镇生产、生活空间。
镇区规划建设应延续原有的格局和肌理,协调好新老镇区的布局关系和风貌特征,避免新老区各自为政。
3.路网格局合理
①顺应地形,延续肌理
滨水地区的路网要顺应河流走向,随水岸线布局。
山地、丘陵地区路网要顺应等高线布局,人行步道可采取垂直等高线布局方式。
②提高路网密度,增加支路和巷路
小城镇居民绿色出行特征明显,日常出行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为主,步行出行比例达50%,对支路和巷路需求高,需增加路网密度,小城镇的道路网密度不宜低于12km/km2(不含巷路),道路间距以100-150米为宜。
1.控制建设高度与强度
编制科学的详细规划,重视规划管理,控制建设高度与强度。
2.推行开放式街坊住区
①住区不宜设置封闭围墙,实现破墙透绿、设施共享,增强小城镇的活力和亲切感。
②街坊内部以巷路相连,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打造,增加居民交流交往。
3.建设小尺度街坊住区
小城镇应以小尺度的街坊住区为宜,以100-150米的道路网间距划分街坊住区。
五 、商业与公共服务设施
1.商业有序布局
①商业布局因类制宜
商业街(包含底商)——以服务小城镇生活或旅游功能为主,应结合生活性道路布局。
集贸市场——应在镇区边缘单独设立,临近对外交通和镇区生活性道路。
区域商贸中心——应结合对外交通性道路布局,与生活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②管控商业店铺,防止无序蔓延
根据小城镇区位、性质、规模、空间形态等,统筹布局商业用地,适度控制规模。
鼓励有条件的重点镇、特色小镇建设综合服务体。
③引导底商业态
保护传统商业业态。除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外,商业业态还应与娱乐消遣、地域特色体验、旅游等活动相结合,构建独具地域特色的业态形式。
在居住区集中的区域,限制底商经营具有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商业类别。
2.公共服务设施充实完善、集约高效
①营造20分钟生活圈。
要充分尊重居民出行习惯,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
②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配置。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③集中设置行政办公、文化健身等设施,充实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内容。
④鼓励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混合。
六 、道路与交通设施
1.打通断头路,过境公路宜改线
①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的路网,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②控制小城镇用地沿过境道路布局,有条件的镇应将穿镇公路改线至镇区路网的边缘。
2.街道尺度适宜
①优化道路断面设计,道路宽度要适宜,两侧建筑要合理退线。
②生活型道路高宽比以1:2左右为宜,不宜低于1:4;传统街区的街巷高宽比则更大。
3.完善设施建设
①实现路面的硬化平整,完善信号灯、路灯等设施,结合街道空间设计停车位。
②通过道路绿化、街道家具等进行各类交通行为的分隔,设置小广场、休闲长廊、茶座等供居民使用。
七 、绿地和开敞空间
1.各类绿地灵活布局,方便可达
①因地制宜安排不同尺度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
②绿地服务半径宜为150-300米,确保居民步行5分钟能够到达;
③结合宅前、道旁、树下、桥边、街头巷尾等空间布局小片绿地。
2.公园广场尺度适宜,多元利用
①提倡建设节约型绿地,规划建设尺度适宜的公园广场,严格控制大草坪、大广场、水景喷泉等形象工程;
②鼓励建设满足居民休闲、交流、健身、举办活动、科普等多元需求的复合功能型绿地广场空间,通过布置儿童游乐、健身、座椅看台等设施丰富各类绿地广场功能。
3.乡土特色,生态建设
①本土植被——优选乡土植物或经引种驯化后适应当地气候、长势良好的外来植被,营造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②就地取材——在景观小品、铺装、设施等设计和建造上尽量就地取材,彰显地域特色。
③生态建设——广场及绿地中宜减少硬质铺装面积,选用透水材料,灵活设置集水绿地、蓄水池、生态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鼓励采用生态驳岸设计打造河岸系统,避免完全渠化的工程驳岸设计。
八 、镇容镇貌
1.建筑风貌引导
①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对传统风貌建筑应遵循保护原则,进行风貌整治不得改变原有建筑风貌。
通过改水、改电、改厨、改厕等方式,实现对现有传统建筑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度,提升公共建筑利用效率。
鼓励"以用促保",采用多种形式利用传统风貌建筑,对传统风貌区加强保护与利用。
②新建建筑体现传承与创新的协调统一
鼓励引入高水平建筑设计。传承与创新建筑形式,延续传统风貌,满足现代使用需求。
精心设计建筑细部,屋顶、门窗、腰线、地脚线、墙角等细节应体现本土建筑特色与风貌。
色彩提取当地的标志性色彩。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选用本土材料,适当运用现代建造技艺,建设新建筑。
2.街道空间整治
①沿街立面整治
通过对沿街建筑的高度、面宽、色彩、材料、开窗方式、细节装饰等方面的控制,塑造连续、和谐的街道空间。
应对第五立面(屋顶)进行管控,达到形式相近,风格统一。
②街道环境整治
店铺牌匾应与建筑协调。
规范店前空间使用,禁止占用店前空间经营。
九、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1.传统风貌的保护
①建议在传统建筑集中的区域划定传统风貌区,在建筑色彩、体量、材质等方面进行整体建设指引。
②对体现城镇文化、展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登记挂牌,予以重点保护。
③严格划定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应与文保建筑相谐调,其建筑高度不得高于文保建筑。
2.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①做好传统手工艺 、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摸底工作,形成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通过展览、展示、比赛、交流等形式,营造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③推动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3.文化场所的营造
结合绿地广场建设特色空间,为地方特色文化提供展示与传承的空间场所。依托文物古迹、特色商业、传统民居、古桥庙阁等历史空间开拓绿地广场空间,打造居民文化生活的核心节点。
上一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创新?下一篇:【绿道案例】遵义游乐园——黔北最大的游乐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