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中国行美丽乡村之安徽篇

发布日期:2017-12-25 点击数:273
宏村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拥有900多年历史的皖南古村落。这个隐匿于“桃花源里人家”的古镇,因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卧虎藏龙》而闻名中外。但更多人认识它,是因为“中国画里的村庄”这一美誉。只因其极具代表性的徽派建筑,高高昂起的马头墙,湖水清莲,拱桥如虹,犹如一幅画走进了很多人心里。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居民建筑布局的特色,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是一座仿生学建筑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宏村以其秀丽的山水风貌、特色的徽派建筑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构成了一种活的完整皖南古村落生态风貌,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当地居民在此生活是宏村的一个特点,这不但对传承当地风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对宏村古建筑本身的保护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砖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徽派建筑三五年就得一小修,十几年得一大修。如今,一些皖南古村落的年轻人外出打工,部分古民居长期空置,以至于破损严重。

“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依牛形设计贯通全村的古水系,如牛肠般绕屋穿户,从家家户户门前流过,再经村中央的“牛胃”流入村外的“牛肚”,反复过滤后流入河床。这种开仿生学先河的水系设计,解决了古时候村民饮水、洗涤、防火、消暑等问题。

宏村有近千年历史,60%以上都是老房子,其中明清时期古民居有158幢。当地村民介绍,10多年前,这里与许多古村落一样,面临着现代化冲击下的一系列问题: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风雨飘摇;各种新式建筑频频出现,与徽派传统风貌格格不入;许多村民外出打工,老房子人去楼空、日渐破败。

1997年,北京中坤集团与黟县政府合作,开发宏村古村落旅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方式,启动了实质性的古村落保护和整治行动,老房子得以修葺,古村落得以保护。

2000年,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伴随大量游客纷涌而至,许多村民在巨大商机和现实利益驱动下,改造老房子建旅馆、开餐厅,或打通沿街墙体开店摆摊,古民居保护面临新难题。当地政府先后编制了宏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等一系列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范围,严禁在古村落内新建住宅和附属物。 2001年以来,全村处理违章建筑50多户,拆除违章摊点1350多平方米。

村党总支书记宋纯忠介绍,村里规划了50亩的居民新区,满足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同时,成立民间保护协会,制订村规民约,与农户签订保护协议:凡存在破坏古民居行为的农户,一律不发放年度旅游基金;对违法违章建设,一经发现立即拆除。

当地政府鼓励古民居的居民们对自家的老房子适当开发,增加商业价值,让当地百姓认识到古民居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一篇:旅游地产专题研究

相关内容

  • 绿道中国行美丽乡村之浙江篇
  • 绿道中国行美丽乡村之江苏篇
  •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 钢铁主题案例研究(一)
  • 冰雪旅游专题-自然赋予的财富
  • 旅游地产专题研究
  •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模式的初步探索
  • 精准化打造休闲农业产品 为乡村旅游注入春风
  • 关于蟹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研究
  • 山东省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初探
  •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 人文旅游主题商业研究
  • 关于新农村样板-生态型滕头村乡村旅游建设的研究
  • 关于观光休闲农业标杆:成都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的几点思
  • 探寻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案例)
  • 发展全域旅游关键在于构建旅游综合吸引力
  • 全域旅游专题研究
  • 工业旅游三步五法七式策略之钢铁篇
  • 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重点建设 ----以实际方案枣庄农村路环线为例
  • 乡村振兴的运营管理
  • 红色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建的设计表达
  • 乡村振兴与色彩规划
  • 地质公园规划案例专题
  • 留不下的岁月,留住的情怀
  •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