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光休闲农业标杆:成都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的几点思
“五朵金花” 观光休闲农业不仅整合了成都市城郊区域之间的农村旅游资源,而且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古镇旅游、节庆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古镇等为主体的农村旅游发展业态,在不断提升成都市旅游总体实力的同时,还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促进了农村观光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近6年来,年均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左右,年产值达1.8亿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583万元。通过景区建设,在区内从事多种开发经营的3000多户农民(11500多人),全部就地转为市民,解决了9790个农民的就业安置,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带动了商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五朵金花”旅游景区每年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达近千万元。
1、高起点科学规划布局。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开发集约化”高起点的科学规划思路,用景区模式打造品牌观光休闲农业的大平台。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按照风景旅游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设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从而打造了风景旅游区“五朵金花”的知名品牌。
2、突出连片开发经营。“五朵金花”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规模化经营,用连片联户开发,共同扩大发展的市场空间,破解农民单家独户闯市场的风险,走出了一条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共同做大做强观光休闲农业这一主导产业,五个景区实现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展的格局。“花香农居”:以建设中国花卉基地为重点,全方位深度开发符合观光产业的现代化农业,主办各种花卉艺术节,促进人流集聚。“荷塘月色”:以现有1074水面为基础,大力发展水岸经济,建设融人、水、莲、蛙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东篱菊园”:依托丘陵地貌,构建菊文化村,引导游客养菊、赏菊、品菊,陶冶道德精神情操。“幸福梅林”:用3000亩坡地培育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江家菜地”:把500余亩土地平整成0.1亩为一小块的菜地,以每块每年800元租给城市市民种植,丰富市民和儿童对发展绿色产业的兴趣。由于连片联户经营和“一村一景一业”创意新颖,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相互关联的观光休闲农业品牌。
3、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五朵金花”从建设到管理,始终体现了政府的强势推动。在任何情况下,政府抓规划蓝图不动摇、抓名牌的标准不降低。近几年来,在旧村庄改造中,涉及拆迁等各种农民实际利益的问题,各级政府不回避矛盾,按照“宜拆即拆、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等办法改造了3000多户旧农居,把原来的6个行政村合并成5个景区,农民在新景区就地转市民,统一缴纳“三金”,按照城市社区进行管理。区政府和街道办先后投资9745万元用于水、电、路、气和污水排放等公共设施建设,给企业和农户创造出了投资搞农村休闲娱乐场所有利可图的市场空间。在政府的推动引导下,企业和农户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整修农居、新建花卉市场和游泳馆等经营性项目。
4、着力提升文化品味。将文化品味融入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之中,增加其文化和人文价值,是“五朵金花”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的不竭动力。诸如:“花香农居”的休闲餐饮文化, “幸福梅林”的传统花卉文化, “荷塘月色”的音乐、绘画艺术文化, “江家菜地”的农耕文化, “东篱菊园”的环境人文文化,无一不是锦江人精心挖掘打造的符合当地民俗风情的杰作珍品。同时,锦江人注重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吸引市民体验、休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得益彰,以文化支撑产业,以品牌塑造形象,按照“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不断推出和延伸新的品牌项目,使其接连不断的萌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5、多渠道打造融资平台。大力招商引资、推进土地流转、聚集民间投资,增加财力投入等多渠道融资模式,给 “五朵金花”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五朵金花”,锦江区政府投入了8300万元用于发展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1.6亿元,其中,西南最大的花卉集散地——成都高店子花卉批发市场,就是通过引进2200万元民间资金修建的。大量民间资本的涌入,改善了农村环境,搭建了农民增收平台,建成了市民休闲的开放式公园,成功走出了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原本属于锦江区政府的幸福梅林精品梅园,来自澳大利亚的合资公司—澳士瞩远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它的所有权。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从事梅花研究开发,并发展为观赏、休闲业的场所,打造成为全国梅花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梅花观赏基地。
6、以旅带农、农旅互补并重。“五朵金花”走的是一条以旅游业为龙头,不断完善“公司+农户”的独特的经营和赢利模式。他们首先营造环境,先把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完,再进行文化和旅游项目要素的包装,使土地大幅升值,实现了旅游和农业的完美结合,互相烘托,互相升华,提升品质,使旅游和土地开发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大田种植的农业生产方式。将旅游产业巧妙地与农业生产嫁接,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增加。由每亩种粮食年收入200—300元,蔬菜或种花年收入2000——5000元提高到上万元。
7、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社保途径。创立“离土不离乡,就地市民化”的生活模式,搭建的农民增收平台,为农民提供了四种稳定的收入。一是租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使土地向有技术专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工商业主和经营能人集中,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基地。二是薪金。农民到农业龙头企业或公司务工,成为农业工人,每人每月可获取500元以上的薪金收入。或依托花乡农居从事插花、餐饮、茶社等经营活动,每户每月营业收入上万元。三是股金。引进专业公司对生态观光区域内的农房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打造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品位的乡村酒店,引导农户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以“保底+分红”的模式分享收益。四是保障金。农民达到社会保障条件后,每月可领取364元的养老金、210元的低保金、报销住院费等“保障金”收入。同时着力构建农民就业体系,开发服务型 、社会型、自主型、创业型、公益性等不同岗位,多渠道促进失地、准失地农民就业。全区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9790人,登记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率达89%。
成效与作用
1、“五朵金花”模式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带动了农村新型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朵金花”模式,不仅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单家独户、传统种植的农业生产方式,将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的与农业生产嫁接,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走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度增长。同时,锦江人打造的观光休闲农业“五朵金花”,既注重突出各自的特性,避免项目雷同;又注重突出景点的差异性,所推出的每个项目和景点都有不同的主题,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既注重突出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开发项目的结合,又注重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增收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极大的综合效应,提升拓展了农村观光休闲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村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2、“五朵金花”模式为近效农民搭建了就业增收致富的平台,开辟了为市民打造观光休闲乐园的有效途径。锦江区农民依托“五朵金花”构建的经营、就业、保障平台,变单一的种植农作物收入为拥有“四金”的多渠道增收,保证了农民增收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打造“五朵金花”模式,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找到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切入口,在“五朵金花”涉及的12平方公里土地上,如果按常规的城市化推进标准(包括公园建设),每平方公里需投入1.5亿元,而以城乡一体化方式打造,每平方公里只花了1500万元,不征地,不拆迁,就实现了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变市民,不仅解决了农民离乡进城后带来的城市日益膨胀,城市设施不堪重负的问题;也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生态植被,建设了规模化的城郊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休闲场所,实现了多赢。
3、“五朵金花”模式有效的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其主要表现:一方面,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了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得到社会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了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社保待遇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五朵金花”不是简单的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五朵金花”区域从事经营、并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户屋后,到城市居住就业,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的促进农民融入城市,提升了城乡一体化功能和水平。
绿道联合认为:
1、必须致力于理念领先,创新务实,重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五朵金花”的发展理念最根本最核心就是创新务实。“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资本,结构就是效益”;“在花园之中建农居,农居内外建花园”这些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新思路无疑给我们许多新的启迪。锦江人非常注重项目规划和环境的营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品味,合理开发利用地势地貌、自然山水和道路交通布局,着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他们还把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借鉴“五朵金花”的成功探索和经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抓,在思路理念、规划布局、多元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出台新的思路和举措,着力挖掘提升水平和档次,市直有关涉农、城建、规划、旅游、环保等部门应加强指导,形成合力,扶持总结一批好的典型,促进全市观光休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2、必须致力于瞄准市场,因地制宜,拓展新的领域和途径。锦江人打造 “五朵金花”,关键在于瞄准和追踪市场需求,突出本地特色,走出了一条既有利于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又有利于市民观光休闲旅游的新路子。我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具有一定基础,当前应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一是同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观光休闲农业的主体市场在城市周边,应紧密结合城市规划,推进“城中村”改造,扶持失地农民再就业,农民转居民等同步发展。整合资源,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相对集中,积极推进连片联户规模化经营,形成规模休闲农业新的亮点和辐射点。二是同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扶持农户连片联户发展“农家乐”、着力解决好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农户卫生许可与检疫、片区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问题。三是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城郊相对集中的区域扶持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加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农居风格设计水平,带动农村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3、必须致力于文化搭台,创新品牌,提升整合资源的规模效益。“五朵金花”具有浓郁的文化品味,既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品格,又具有吸纳外来文化的风格,“同化”的能力也非常强,打造了国家AAAA旅游景区的知名品牌,吸引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其产生的长远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我市在旅游产业上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市场十分广阔。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着力挖掘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的优势,逐步打破 “小而散”的旧格局,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着力打造诸如鹤城中方城郊休闲观光区、洪江古商城区、芷江和平文化区、通道新晃侗寨风俗区、沅陵库区等一批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区,不断提升我市观光休闲农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水平,从而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和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上一篇:绿道中国行美丽乡村之浙江篇下一篇:旅游地产专题研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