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让古城镇更有文化味
关注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城乡规划中的文化建设更不容忽视。散落在各地的古城镇如何规划、发展?如何体现城乡一体化中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的传承?
一、古城镇立体化保护彰显城市品位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吴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众多古城古镇。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苏州在城乡规划上更加注重对古城镇的科学保护,不断促进历史文化和文化内涵的有效保护与弘扬,彰显古城镇特色。
苏州的古城古镇以及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苏州的珍贵财富,也是苏州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苏州在追求规划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融合中,不断探索创新历史文化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一是合理确定指导方针。苏州市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确立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和“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战略方针,以指引城市空间布局及优化发展,凸显名城特点。二是体现有机更新。针对古城镇,确定了“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十六字原则,扎实推进了古城的保护与有机更新,既提升古城镇文化品位及功能品质,又有效避免建设性破坏。三是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体系。对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地区、历史建筑、控制保护建筑、古村落分别建立评价标准,实行动态评估,适时增补,划定规划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原则,把规划做深做实。四是建立规划及实施决策机制。古城镇相关重要规划及工程项目要经市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审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及可操作性,着力丰富古城镇的文化内涵,使得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互动融合,让古城镇更有魅力和活力。
一座优秀城镇,不仅要有合理的平面布局,也要有合理的空间塑造,打造优美的形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与实践中,苏州更加注重建筑的精心设计和气氛的营造,注重形态塑造与管理,让城市品位与和谐的文化氛围从更多细节中自然流淌出来,使得有形的文化载体与无形的文化遗产交相辉映。
2013年,根据住建部批复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要求,我市编制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确定了分层次、分年代、分系统的保护思路,提出了全面保护与专业保护、合理利用与有效利用、特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保护原则及策略措施,更好地为苏州古城镇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保障。如今,苏州已形成“古城—古镇—古村落—古宅”全面推进的立体化保护体系,实现了点面结合、相互衔接、重点突出、广泛覆盖的全域性保护。
二、把文化遗产保护自觉融入城镇化建设之中
城镇化建设之本质,不是一堆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文化之发生器,就是要建设自己的特色城市。
介休是山西省政府确定的“大太原都市圈”南部区域次中心城市,是晋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建设的龙头城市。“十二五”以来,我们以城区和义安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实施“中心城区—重点镇—中心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城镇化战略。在确立城市发展战略时,我们把历史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纳入城镇化建设规划总体,把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自觉行动。
首先,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良好机制。近年来,介休市按照“慈孝之都、琉璃之城、寒食之乡、三贤故里”的文化发展定位,坚持“抢救、保护、利用”三位一体,让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总体规划、周边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相结合,掀开了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帷幕。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树声教授制定了《介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规划》,所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实施。
其次,老城区规划保护一切以最大限度享受文化遗产为准。从2010年后半年起,我们先后展开了一批全国、省、市重点文物的保护修缮和文物周边环境整治,在老城区内文物本体的维修费用投入近亿元;加快2.37平方公里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步伐,探索出一条“碎片重构、新旧共融”的介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老城范围内不再审批任何新建筑;在实施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中,注重文化遗产空间公共化。开工建设顺城关历史文化街区“一街”,介休博物馆“一馆”,明代古城墙,后土庙、祆神楼、城隍庙“三大广场”和祆神楼、城隍庙、龙泉观等文物维修11项重点工程。
最后,构建“新旧两城、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新城”是一座城市创造新文化的产物,是承载新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的载体,是城市新生命力的孕育腹地。“新城”必须突出以空间区域为重点,适度扩大规模、扩张空间。目前,北部新城网络基础设施陆续完成,文化中心等地标性项目顺利推进。义安、张兰镇成为全省重点镇,张兰古玩市场再现昔日辉煌;张壁古堡新村崛起;城乡公路星罗棋布。
三、城市建设要走出克隆模仿误区
进入新世纪的10年,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10年。从大城市到小城镇,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然而,人们发现,无论走到哪个城市,目光所及,全是一式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宽马路、大广场……
在高楼大厦大行其道的同时,中国的古建筑、古城镇却遭受到毁灭性的拆除,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30年来,全国消失了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一味地拆旧建新,致使城市个性丢失、城市文化断裂、城市品位低下、城市形象相似。我们得到了住房和不断增长的GDP,却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民族的传统和人们心灵的故乡,这是以往城镇化最大的败笔。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就新在不能再走老路,要转变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式。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一是要尊重自己的传统。任何城市都是人文的城市。建筑中体现着民族、地域、文化要素。伟大的民族一定要有伟大的建筑来体现。如果没有故宫、万里长城,没有北京的四合院、苏州的园林和皖南的徽派建筑,中华文化便没有了依托。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祖宗留下来的建筑、老房子、老街道和人文遗产,那么,城市的文化、特色、传统和城市精神就没有了依托。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我们本土建筑传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营造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实际上最受外国朋友和国人欢迎的,恰恰就是原生态的中国味道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因此,在城市建设和规划当中,只有尊重传统、保护好自己的古建筑、拓展属于自己的风格,才能形成自己城市的特色。
二是求异不求同。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风格的民居,紫禁城与凡尔赛宫,都曾是皇宫,但气派不同、历史文化内涵各异。有了特点,城市就有了灵魂,有了自己的名片和形象,而城市的形象和特色主要是由城市的建筑体现的。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的有机体,简单的克隆和拙劣的模仿所造成的千城一面,无助于城市的进化、发展。只有多样化的城市和多样性的建筑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大一统是造成千城一面的体制原因。在现有体制中,城市的开发模式基本一样,城市的建设标准、政府的行为模式、城市发展的考核标准是一样的,甚至评价城市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参照系也都是一样的。因此,需要进行体制改革。统一的城市考核标准应当因地制宜,规划师要改变为洋是尊的参照系,城市决策者要改变上行下效的价值观,统一的城市建设标准要更多一点弹性。
希望通过市长和规划师的探索、创意和改革,让我们的城市走出模仿和克隆的误区,使我们拥有更多的特色鲜明、韵味十足的城市。
四、探索湘江古镇群落的复兴路
望城区地处湘江黄金水道下游,沿江两岸分布着靖港、铜官、乔口和新康等古镇群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陆运逐步取代水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这些沿江古镇陷入了发展困境。近年来,望城把古镇保护性开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切入点,探索了一条古镇群落的复兴之路。
一是提升古镇发展思路。古镇群落日趋稀缺,特色文化不可复制,但只要规划保护得当,其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基于这种认识,望城提出了建设“一江两岸四镇,打造环湘江生态旅游圈”的构想,着力构建集群开发、协调发展的沿江古镇群落。我们坚持“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理念,大力支持和鼓励靖港古镇进行修复开发,仅仅一年两个月时间,靖港古镇就由一个破败不堪的湖区集镇一跃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后,又乘势推出乔口渔都、铜官陶城、新康戏乡,让四大古镇实现了特色发展。
二是挖掘古镇文化内涵。深度挖掘湖湘文化的历史文脉,通过特点规划,打造各自独具魅力的古镇名片。靖港以“古”为特色,坚持大保护、大利用、修旧如旧的理念,重点修缮和恢复一批明清古建筑群、老字号品牌店。乔口以“水”为特色,做活水景、水乐、水产“三水”文章,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铜官以“陶”为特色,依托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铜官窑,促进传统陶艺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新康以“戏”为特色,依托源远流长的戏曲、皮影戏、酿酒等民俗文化和技艺,积极繁荣民间艺术和文化产业。如今,“到靖港寻古、到乔口吃鱼、到铜官玩陶、到新康看戏”为主题的文化品牌已初步打响。
三是强化古镇产业支撑。把文化古镇作为吸引人口聚集、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规划特色产业聚集街、区等。铜官镇积极推进陶艺精品一条街建设,促进了传统陶瓷产业的发展和本地居民的就业,目前该镇已有国家级陶艺大师一人,省级陶艺大师10人,手工陶艺作坊12家。靖港古镇通过发展旅游业,景区内居民仅靠出售芝麻茶、甜酒、纪念品等,每户每年纯收入就可达近10万元。
五、古镇建设与文化挖掘并进
古镇在规划开发中,常会面临古镇的原真性受到破坏、古镇规划不科学、历史文化不能很好传承以及古建筑修缮方式不当等问题。广西黄姚古镇在规划开发中,多方位考虑,力争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多丰收。
在规划时,我们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既要对古镇进行保护,又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古镇,科学地利用古镇的资源,形成保护促进开发,开发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古镇保护方面,要及时对具有独特文化和传统风貌特色的古建筑、古民居进行抢救和保护,对历史街区、建设控制地带等在规定控制标准中开发建设,对严重影响景观的建筑及时进行调整,对古迹、建筑、街巷,以及古镇整体格局、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全面保护,合理控制旅游容量,消除各类污染,以保护“不可再生”的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我们坚持景点建设与文化挖掘并进,坚持“修旧如旧、维护原真”的原则,严格控制自然和人工建筑的比例,恢复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艺术,以保护古镇风貌的原真性。一是挖掘原有景点。黄姚古镇景点众多,核心区主要景点就包括8大景点、24小景点。开发过程中只进行必要的修缮,力求保持原貌,体现古镇“古、朴、缓、土、真”五大特色。二是新建人工景点。为了全面反映古镇居民生产生活情景,黄姚古镇在农事活动区建设了米作坊、酒作坊、豆豉作坊等农事活动场所,修建了垂钓中心、观鱼台等休闲体验设施,增强古镇旅游的体验性。三是注重文化的挖掘。黄姚古镇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水文化、宗祠文化、诗联牌匾文化、抗战文化等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研究、升华,有意识地将其融合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使之更鲜明、更丰满、更具表现力和代表性。此外,黄姚古镇正在建设黄姚四海堂客家民俗文化步行街等项目,为古镇的文化传承创造更多的载体。
黄姚古镇在规划中,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综合服务办公楼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古镇居民建筑也同样得到改善,都是具有当地建筑风格的住宅建筑。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古镇规划的一部分,我们最大限度地使其体现当地的历史和建筑文化。
六、建设传统特色文化生活之镇
三河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时期吴楚相争的“鹊岸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三河形成了古河、古桥、古街、古圩、古庙、古台、古战场、古民居、古茶楼等“八古”景观。近年来,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传承文化与改善民生相得益彰的基本理念,做到了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和谐共生。
科学规划,是保护古镇的基础所在。古镇集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内涵于一身,是反映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和媒介。怎样让古镇既适应现代化发展又使其历史文化熠熠生辉?为此,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和《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围绕“徽中典型水乡之镇”主题,保护“小桥、流水、人家”为主的自然景观风貌;围绕“清朝繁华贸易之镇”主题,保护已公布和待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特色历史地段、历史风貌遗存;围绕传统特色文化生活之镇,保护古镇原有的街坊格局、店宅格局、民俗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的民俗风貌。一句话就是,在规划的保护下,在城镇发展中该拆的拆,不该拆的一片瓦也不能动。
统筹发展,建设基础设施与开展特色创建。首先,我们保护开发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国粹楼、大夫第、万年禅寺、古城墙等文化遗存,在发展旅游业同时,重点考虑建设基础设施与开展特色创建。其次,我们近年完善了镇区路网,改造了50.2万平方米各类建筑,铺设青石路面6万平方米,既保持和延续了千年历史风貌,也改善了民生。针对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我们在坚持“修旧如旧”和“新中寓旧”的前提下,规划建设了外观粉墙黛瓦的现代化“徽派民居”,与古镇风貌浑然一体。
和谐共生,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古镇留有比较完整的皖中徽派建筑群和民间传统文化,既是历史文化难得的科研范本、极具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也是百姓赖以生存发展的特色优势。结合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我们大力建设美好乡村,注重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一村一品”和农业庄园经济,精心打造了西湖藕粉加工基地、沿丰乐河百里长塘养殖带、沿巢湖水生蔬菜产业带等。现在三河古镇的年游客接待超过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达3亿多元,人民群众在旅游接待、商品销售、文化表演和服务业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与日俱增。
上一篇:休闲农庄的概念及基本要求介绍下一篇:农村休闲旅游拓宽渠道可借鉴模式探讨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