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文化与沙漠景区项目开发

发布日期:2018-10-10 点击数:178

  纵观当今世界与中国旅游产业,目前推出的和骆驼相关的旅游项目主要是沙漠骑驼等,以骆驼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很少,许多方面甚至是空白。而事实上,骆驼文化旅游开发内容十分广泛。

  骆驼是内蒙古的传统畜种,当地人对骆驼、骆驼生存环境、骆驼养殖文化习以为常;而在非骆驼养殖地区,骆驼是观赏动物,养在动物园供游人参观,且数量稀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求知求新、休闲养生成为主要出游动机。浩瀚无边的沙漠戈壁、悠悠行进的沙漠之舟、傲雪迎风的群驼雄姿、大漠深处的养驼人家、浓郁神奇的骆驼文化,都不是人们在公园里所能看到的,都需要走进沙漠、靠近驼群、深入驼家来领略和体验。世界上亚洲、非洲、南美、澳洲等骆驼养殖国家,如埃及、印度、约旦、沙特、阿联酋、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都开展了沙漠骆驼旅游。在国内,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也都在积极开发沙漠骆驼旅游,但目前大都围绕骑乘活动开展,专题性、系统性、深入性明显不足,骆驼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广阔。

  (一)观赏功能开发

  据业内人士估算,我国骆驼拥有量在20万-22万峰左右,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草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去动物园观赏,更愿意到动物生存地见到更大的动物群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观赏的卖点还应包括骆驼生存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随着旅游动机向回归自然的转变和生态旅游的兴起,过去人们很少涉足的偏远地区、迥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青睐。以阿拉善沙漠戈壁为例,浩瀚的沙漠、高耸的沙峰、神奇的沙漠波纹、众多的沙漠湖泊、不朽的胡杨、梦幻般的峡谷、奇异的

  怪石在传统旅游目的地不可能看到。

  据统计,我国沙漠戈壁占地128.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约占1/3;沙漠戈壁地貌景观和生态景观既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机构成,又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的独特吸引力所在。沙漠戈壁植物景观明显有别于沿海、平原、山区、草原,沙生植物观赏和沙漠绿洲建设同旅游观光结合,令游客既可看到不同的生态美景,又可了解内蒙古人民对生态治理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意识。阿拉善作为中国骆驼之乡,是我国最大的骆驼养殖区,无疑是骆驼和沙漠戈壁生态观赏的最佳目的地。

  (二)科普功能开发

  对于骆驼这个畜种,大多数人停留在单峰双峰的体型特征、“沙漠之舟”美称的概念上,而对于骆驼的起源、分布、作用、功能等知之甚少。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单峰驼与双峰驼除驼峰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骆驼躯体有鼠耳、牛脊、虎爪、兔嘴、龙脖、蛇眼、马鬃、羊鼻、猴毛、鸡凤、狗踵、猪尾酷似十二生肖之说?为什么骆驼生活在沙漠戈壁、长期能与干旱荒漠和谐共生?驼乳、驼肉、驼绒毛功效如何、与牛羊的乳肉绒毛相比较有无优势?为什么骆驼不畏风沙、善于行走沙漠?骆驼耐饥渴等特征在生物学上有无对人类有益的开发价值?作为人类饲养的最大动物,养殖是否有别于其他家养动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骆驼这个伙伴?骆驼养殖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等。

  骆驼文化旅游科普开发,一是可以兴建世界骆驼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标本、图片、现代科技等手段系统介绍世界上现有种类的骆驼知识,作为科普的主要载体和旅游的主要窗口。二是通过稳定扩大现有骆驼养殖保护区和示范基地,培育发展阿拉善双峰驼良种驼群,巩固和增加当地骆驼数量;优化阿拉善、苏尼特和新疆三大双峰驼良种系列,建成国内种驼培育输出基地;引进养殖世界各地驼种,吸收消化先进繁育养殖技术,逐步将阿拉善建成世界骆驼产学研科教基地、世界骆驼研究繁育中心、世界骆驼科普中心,实现“中国骆驼之乡”向“世界骆驼之乡”的跨越。

  (三)体验功能开发

  在长期的骆驼养殖生产生活中,形成和流传下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浓郁的民风习俗既与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风物、骆驼饲养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又与客源输出地形成较大反差,构成明显的旅游吸引力。通过“骆驼养殖示范园区”、“驼家乐”等形式,让游客走进养驼人家,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祭祀、礼仪习俗以及骆驼牧养、接羔劝奶、剪毛抓绒、良种选育、驼球赛驼等活动,可以全面了解体验独特的养驼民俗风情。如果说骑在马背上领略蒙古族文化是一种别样的享受,那么骑在骆驼上感受岩画传奇、黑城沉寂、东归壮举、神舟飞天,更是对阿拉善文化的深度体验。

  (四)文体功能开发

  骆驼已有超过5000年的驯养历史,曼德拉山岩画栩栩如生的画面反映出阿拉善是最早的骆驼驯化地之一。骆驼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精神追求、情感寄托。以骆驼为题材、和骆驼有关的歌曲、舞蹈、诗歌、民间故事、摄影绘画、影视作品等构成了阿拉善文化亮丽的风景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历经新石器时代至清朝留存下来的曼德拉山岩画,让楼兰“小巫见大巫”的居延文化,老子出函谷至居延的传说,木兰借明驼解甲归乡的夙愿,霍去病、李广饮马居延,张骞经居延成就的草原丝路,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马可波罗笔下的居延风物等等,虽绿洲消失、城郭尘封、文物流失、风光

  不再,但中华历史的深邃底蕴铸就了骆驼文化旅游的灵魂。保护、整理、挖掘、开发这些资源,既是对骆驼文化的拯救传承,也是丰富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的内涵需求。

  如开发骆驼文化专题演出,甚至是有一定规模的沙漠实景演出,并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骆驼在丝路茶道上为东西方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理解保护骆驼、发展驼业的人类需求,展示热爱生活、建设家园的执着乐观及弘扬吃苦耐劳、负重前行的骆驼精神。

  赛骆驼、驯骆驼、驼球比赛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其稀缺性显而易见。骆驼看似庞然大物,运动起来灵巧自如,特别是人与骆驼配合之协调,对于没有见过骆驼赛事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目前,围绕骆驼题材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数量不多,规模不大,范围有限,内容单一,开发世界级的骆驼文化演艺、体育赛事应该有很大空间。近两年,内蒙古各地陆续推出的骆驼节庆活动,不仅为骆驼文化挖掘传承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也说明弘扬骆驼文化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需求。

  (五)役用驯养功能开发

  沙漠乘驼既是内蒙古已经开发的旅游项目,也是国内外沙漠景区最普通、需求量最大的项目。

  人人都知道骆驼是沙漠之舟,当你置身沙海、进一步退半步的时刻,才更能理解这一美称只有骆驼相配。现在开展的沙漠乘驼,以及坐骆驼车、越野探险等项目深受游客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

  我国骆驼现在的人均拥有量大约是7000人/峰,目前全国开展沙漠草原旅游的景区不下几百家,或多或少都有和骆驼相关的旅游项目,有的地方光是供游客骑乘的骆驼就达到四、五百峰。将骆驼驯化成可供游客骑乘、进行体育表演的成熟技能驼,市场已有一定需求。同时,使用骆驼的单位在骆驼繁殖、驯化、喂养、疫病防治、越冬换季等方面都遇到不少困难,死亡比例大,有的甚至每年需新换一批骆驼。提供骆驼驯养服务既是用户的迫切需求,也是骆驼产业新的市场空间,更是驼乡产业优势所在。

  (六)商品功能开发

  购物是旅游消费的六大要素之一,我国旅游商品单调雷同已是陈疾通病。驼文化商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在丰富旅游商品方面大有可为。现在的骆驼产品多以原料形式出售,即使加工也大都停留在初级阶段,高精尖产品基本空白。即使一般的旅游纪念品也是品种不多、工艺不精、内涵简单,远远不能适应游客需求。

  骆驼原料性能良好,相当一部份指标远远超过其他动物原料,升值空间巨大。如果能开发出驼绒、驼毛、驼皮的皮毛绒系列,驼奶、驼肉、驼血、驼掌、驼峰的生物保健食品系列,驼书画、驼歌舞、驼影视的文化系列,驼骨雕、沙雕、民间用品等工艺系列,驼服饰系列,驼鞍具和驼车辆配饰系列以及沙生植物和玛瑙奇石等系列地方商品,加上这些产品生产车间的对游客开放,实现观赏、购物、宣传良性互动,就地销售、外地批发市场组合,推动骆驼产品走出内蒙古,驼乡就可能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骆驼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中心。

  (七)旅游功能开发的叠加效应

  产业层次发展越多,其综合功能越明显,骆驼文化旅游开发对原有产业的综合利用、带动效应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

  一是可丰富骆驼产业、生态产业内容,使原有产业项目更加充实,更具吸引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和知名度。

  二是可提升皮毛绒、种养殖等传统产业的综合利用水平,在同样成本下提高附加值,为原有项目拓展新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空间,实现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可带动和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四是可抢救和保护骆驼生态文化。骆驼生态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和保持需要市场支撑;在养驼效益暂时不理想的前提下,通过观光旅游补充养驼家庭的收入,对抢救和保护骆驼生态文化意义重大。

  五是可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创新劳动岗位吸纳年轻一代在本地就业,既可破解养驼后继乏人的困境,又可帮助其就地尽快脱贫致富,从而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六是可拓展沙漠产业发展空间,使沙漠观光探险、沙生动植物欣赏、沙漠人文风情体验成为沙漠产业开发的新内容;促进沙漠生态知识、环保知识、骆驼文化知识的普及,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沙漠、了解沙尘暴,增强沙漠生态和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沙漠戈壁的自然生态;了解骆驼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骆驼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更多人走进苍天秘境,了解生活在大漠戈壁的阿拉善人民,宣传和弘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促进阿拉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八)经济转型的有益尝试

  目前,我国正在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其基本内容:一是加快推进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机制;二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型,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转型过程中,服务业发展举足轻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已经达到就业总人口的70%,而我国则刚刚突破了30%。作为经济模型相对落后的地区,阿拉善目前的骆驼产业,其核心依旧是第一产业(养骆驼,卖骆驼,包括未加工的皮、毛、肉等农副产品);加以一定程度的第二产业开发(经过初加工的骆驼产品)。而以旅游业作为突破口对骆驼产业进行改革,能够直接带动传统骆驼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转型。这将有可能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畜牧业转型的典范,而阿拉善已经具备了抢占这一先机的诸多条件。

  北京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旅游规划公司,以其多年的策划、规划、设计经验为甲方提供更超值更满意的服务。

上一篇:农业旅游发展的五大方面下一篇:旅游项目开发的模式与流程

相关内容

  • 主题乐园主题策划五大法宝
  • 旅游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手段探索
  • 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方法
  • 简析中国旅游业的智慧开发
  • 国内生态旅游策划的发展趋势
  •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 河北白洋淀文化苑旅游策划建议
  • 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模式探索
  • 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农业发展
  • 旅游项目开发的模式与流程
  • 主题公园成功打造策略
  •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规划领导品牌——绿道联合!
  • 生态休闲农庄建设规范——休闲农庄发展调研报告
  •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 农业旅游发展的五大方面
  • 农家乐存在的6大问题及7大对策
  • 医养康体丨七个案例解构康养小镇六大产业模式
  • 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秘籍
  • 七种休闲农庄的盈利模式
  • 客服